您好!欢迎访问厦门福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福友书籍> 福友书籍

如何推动目标管理

分类:福友书籍  发布日期:2018-09-03 11:22:01  浏览次数:2721  [返回]

          如何推动目标管理
          作业:黄宪仁(台湾)  编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1536483 

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是,它使管理者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这种自我控制可以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他尽最大的力量把工作做好。本书是目标管理的实用工具手册,全面帮助企业目标管理走向规范化轨道。



定价:48.00元







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是,它使管理者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这种自我控制可以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他尽最大的力量把工作做好。本书是目标管理的实用工具手册,全面帮助企业目标管理走向规范化轨道。


黄宪仁先生 东吴大学毕业、留美MBA

现任:
■ 福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特聘顾问师、专业讲师
■ 台湾宪业企管顾问公司总经理
■ 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荣誉指导员

著作:
■ 《新产品研发与销售》
■ 《如何推动目标管理》
■ 《企业行销顾问》
■ 《经营顾问丛书》

简介:
1992年进军行销顾问辅导业,10余年专业于培训、诊断、顾问辅导业务,业绩卓著,以实务见长,倍受赞许。



第一篇  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概述
    一、目标可激发潜力
    二、目标管理的优点
    三、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四、目标管理的内涵
    五、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六、目标管理实施的实例分析

第二篇  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划与推行
    一、获得最高管理阶层的支持
    二、两种不同形态的目标管理制度
    三、选择适合的目标管理类型
    四、选定推行目标管理的单位
    五、确定目标管理的实施范围
    六、进行企业内部的宣传工作
    七、实施各种教育训练工作
    八、目标管理的进度管理
    九、目标管理制度规划与推行的实例分析

第三篇  目标体系图
    一、目标体系图的作用
    二、如何建立目标体系图
    三、通过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构建目标体系
    四、目标体系图内的目标与方针
    五、绘制目标体系图
    六、目标体系图的应用实例

第四篇  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的种类及标准
    二、如何为员工制定目标
    三、设定目标的方式
    四、理想目标应具备的条件
    五、设定目标的技巧
    六、设定目标的步骤
    七、设定企业的总目标
    八、按步骤分解总目标
    九、围绕总目标设定部门目标
    十、设定个人目标
    十一、目标设定的实例分析

第五篇  目标卡
    一、目标卡的作用
    二、目标卡的内容
    三、填制目标卡
    四、目标卡的管理流程
    五、目标卡的撰写实例

第六篇  目标的沟通
    一、目标沟通的作用
    二、会谈沟通的心理运用技巧
    三、会谈沟通的要点
    四、主管协助部属设定目标
    五、主管与部属双向沟通的实例分析

第七篇  目标的执行
    一、目标执行前的准备
    二、部属如何执行目标
    三、主管如何协助部属执行目标
    四、确保目标执行的有效性
    五、控制目标执行过程
    六、目标执行的过程检查
    七、目标执行的实例分析

第八篇  目标管理的追踪
    一、目标管理追踪的目的
    二、目标管理追踪的原则
    三、目标追踪管制的重点
    四、目标管理追踪的实施
    五、目标追踪管制的实例分析

第九篇  目标的修正
    一、目标不可随意变更
    二、修正目标的原因
    三、修正目标的方法
    四、修正目标的步骤

第十篇  目标管理的绩效评估
    一、目标绩效评估的作用
    二、目标执行后的绩效评估
    三、目标绩效的评估步骤
    四、目标绩效的评估方法
    五、绩效评估后的修正
    六、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的实例分析

第十一篇  目标管理的绩效奖罚
    一、绩效考核与奖惩
    二、绩效奖惩的作用
    三、目标管理的绩效奖惩
    四、绩效奖惩的对象与方式
    五、精神层面的奖励
    六、绩效奖金的计算方式
    七、绩效奖惩的实例分析



有则三个石匠的寓言。有个人经过一座正在建筑中的工地,问石匠在做什么,三个石匠各有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一座教堂。”

很明显的,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他能以“建造一座教堂”为终极目标,展露出高度的自我期许、自我启发及自我发展的意志。
目标管理就是通过诱导启发职工自觉地去工作,其最大特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生产潜能,提高员工的效率来促进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正因为实施目标管理可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渐渐成为今日管理界的主流,甚多企业相继投入到推动目标管理制度的大行列,但运用巧妙与否,成果绩效如何,各不相同。笔者常赴企业界做“目标管理”的演讲与诊断辅导,提供业者各种具体建议,了解企业界在推动目标管理中常碰到的问题。笔者常想,若有实务书籍可供业者参考,企业必可缩短中间尝试、学习的过程,减少不必要的困难。因此,协助企业界有效推动目标管理,是本书撰写的最大动机。

推动目标管理必须令员工有共识,这是基础工作;有适当的技巧,才能规划与推动目标管理。辅导经验指出,企业推动目标管理顺利与否,关键在此。员工必须了解目标的基本条件与原则,这是推动者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目标执行者必要的指导。

目标设定之初,主管必须有计划地通过协商与讨论,上下沟通,协助部属制定目标,而非率性、硬性指定。
通过上下、左右的协商,企业内部每个人在秉持主管的目标与方针下,分别制定出最适合的个人目标,相互连贯与呼应,形成完整的企业目标体系图。
目标体系图内的总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应如何制定与执行,一般有固定的步骤,本书均有实务说明与企业实例介绍。
目标卡已被证明是相当有效、方便的工具,企业必须了解如何制作与使用。

目标管理的执行阶段,有两个重要角色:一个是目标执行者(员工)本身应有的正确心态与做法,另一个是主管应如何协助部属执行目标,本书有详细的剖析。
授权并非放任,目标一经执行,必须追踪绩效;追踪并非监督部属,也不是严厉的控制行动,而是应该由目标执行者自行申报目标进度或成果,以便主管及早协助部属解决困难。
目标经过详细的规划与协商确定后,就应切实执行,在合理估计下,应无修正的必要,笔者也不鼓励企业动辄修正目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应规定修正目标的原因和方法。

执行后所获得的成果,必须加以评估,员工了解自己努力的成果,才能激发士气。但企业却常常不知如何着手成果的评估。目标管理制度有它的既定方法,员工期初自订目标,积极执行,期末按事先协商标准而自主评估,再呈报主管考核。

在客观、公正原则下,企业评估员工的实际执行成果后,将此结果作为衡量员工绩效,并提供奖惩的依据。
本书以实用性为主,系统介绍目标管理的重点、实施步骤,各章内容均含有笔者具体的建议事项,读者可轻易地深入了解目标管理精髓。此外,为帮助读者理解,各章均附有企业的实例介绍,其目的在于提供读者推动目标管理的最佳参考。

笔者将在海峡两岸推动企业目标管理制度的讲义、多年来辅导企业的经验、发表于报刊杂志的目标管理精彩文章整理成书,才疏学浅,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借助此书的出版,激发企业界更注重目标管理制度,协助推动目标管理的业务,是笔者最大的愿望。



第一篇 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概述

目标管理制度是推动企业或个人成长的最佳方法。提到“目标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目标管理”的意义。所谓的“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既然有目标,就应该先有计划,其次是如何执行。换句话说,要达到目的,做事方法、做事要领最为重要,而“目标管理”正是指导你如何去做。本书告诉你如何有“目标”意识,并善用“目标管理”技巧加以执行,确保取得圆满的结果。

一、目标可激发潜力
如果你拥有一个正确、明确的目标,终有一天你会成功,因为目标明确、清晰可见,可随时激发你向上努力的意愿与力量。反之,一个缺乏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方向盘的船只,迷迷茫茫,随风飘荡,不但到不了彼岸,而且极易触礁而亡。可以说,没有目标就没有着力点,到头来一事无成。
科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松树毛虫会集体吐丝在松树上结网为巢,每当黄昏时刻,它们就倾巢而出,列队爬过树干,去吃那些流满汁液的松叶。这些毛虫在走动时,有一种互相跟随的本能,头头走在前面,后面紧跟着一条条的毛虫,秩序井然,蜿蜒而行。

走在前面的头头,一边爬行,一边不断地吐出一条丝。它走到哪里,丝就吐到哪里,其吐丝铺路的目的,就是不论走多远,都能顺着丝路回巢,而不会迷路。借着吐丝铺路,行进中有目标,只要照着这条“丝路”前进,松树毛虫就能安然回家。
根据日本教授曾发表过的有关“目标”的实验,证实“目标”可以提升绩效。

该实验是在两个班的高中体育课中进行的。先从第一班选出60名学生,每人发一支粉笔,令其在墙壁前站成一排,然后测验者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往上跳,并在所跳的极限处,画一横线。
三天后,这60名学生再一次站到原地排成一排,测试者在每位学生当初用粉笔所画的高度记号的上方加一成各画一横线,并对他们说:“我相信各位必然深藏潜力,深信可再跳高些。现在,各位努力向上跳的目标,是我所画的横线,请各位同学再次试试,用手去画画看。”然后,令每人再次尝试跳高。

紧接着,又从第二班选出60名学生,指示依其能力跳高,并加以记号。数日后,再次令其跳高,但与第一班不同的是,并没有在其原来高度上方按比例再画一横线,只是对该班学生说:“请尽量跳得更高一点。”学生依照指示跳高,并量一下他们的成绩,试图了解是否有进步。

针对第一班、第二班学生第二次的跳高结果,访问学生:“你是否满意自己第二次跳高的成绩?”表1-1说明了两个班学生有无目标的成绩对比。

由此可见,第一班学生在第二次跳高时,测验者给予学生具体的目标(画线记号),因此潜能被激发,努力完成,所以学生达到目标的比率明显较高;而第二班学生在跳高时,测验者只是口头漫不经心地说“尽量做吧”,学生由于缺乏目标,测验结果自然不理想。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第二次成绩增加达第一次成绩20%以上的,第一班有25人,而第二班仅10人。但对第二次成绩满意者,第一班有24人,而第二班仅3人,测试结果明显地告诉我们,由于第二班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即使有10名同学已达预定目标,依然无法产生成就感与满足感。反之,第一班学生由于已明确指示目标,所以,学生一旦达此目标,就可产生满足感。
由此可知,明确的具体目标,对一个人潜能激发影响是相当大的。


点击关闭

  • 扫描关注公众号